般若多罗(?~457),
梵名Prajn~a^ta^ra 。禅宗所立
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。又称璎珞童子。东天竺人,
婆罗门种。般若多罗幼丧父母,常游于闾里,行谊近似“
常不轻菩萨”。约二十岁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,受付嘱而成为西天第二十七祖。得法后,至南天竺香至国,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罗(即
菩提达摩)并付其法,未久即自焚其身而寂,年寿不详。后菩提达摩东渡中国,为中国禅宗之初祖。
人物简介
由来
生平
般若多罗得法已,行化至南印度。彼王名香至,崇奉佛乘,尊重供养,度越伦等,又施无价宝珠。
时王有三子:曰月净多罗,曰功德多罗,曰菩提多罗。其季开士也。
祖欲试其所得,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:“此珠圆明,有能及否?”
第一王子、第二王子皆曰:“此珠七宝中尊,固无逾也。非尊者道力,孰能受之?”
第三王子曰:“此是世宝,未足为上。于诸宝中,法宝为上。此是世光,未足为上。于诸光中,智光为上。此是世明,未足为上。于诸明中,心明为上。此珠光明,不能自照,要假智光。光辨于此,既辨此已,即知是珠。既知是珠,即明其宝。若明其宝,宝不自宝。若辨其珠,珠不自珠。珠不自珠者,要假智珠而辨世珠。宝不自宝者,要假智宝以明法宝。然则师有其道,其宝即现。众生有道,心宝亦然。”
祖叹其辩慧,乃复问曰:“于诸物中,何物无相?”
曰:“于诸物中,不起无相。”
又问:“于诸物中,何物最高?”
曰:“于诸物中,人我最高。”
又问:“于诸物中,何物最大?”
祖知是法嗣,以时尚未至,且默而混之。及香至王厌世,众皆号绝。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。经七日而出,乃求出家。既受具戒,祖告曰:“
如来以正法眼付
大迦叶,如是展转,乃至于我。我今嘱汝,听吾偈曰:心地生诸种,因事复生理。果满菩提圆,华开世界起。””
尊者付法已,即于座上起立,舒左右手,各放光明二十七道,五色光耀。又踊身虚空,高七多罗树,化火自焚。空中舍利如雨,收以建塔,当
宋孝武帝大明元年
丁酉岁(正宗记云。宋孝武之世也。又注云。以
达磨六十七年算之。当在宋孝武建元元年甲午也)。
付法传承
原文
尊者,东印土人。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,同车而出,尊者稽首于前,祖曰:“汝忆往事否?”答曰:“我念远劫中,与师同居,师演
摩诃般若,我转甚深
修多罗。今日之事,盖契昔因。”祖乃谓王曰:“此子非他,即
大势至菩萨是也。”后南印土国王,一日请尊者,斋次,王问:“诸人尽转经,唯师为甚不转。”尊者曰:“贫道出息不随众缘,入息不居阴界。
常转如是经,百千万亿卷,非但一卷两卷。”
后转付
菩提达摩,两手各放光明,化火自焚。
白话解
尊者东印土人,因国王与
不如密多祖,同车而出,尊者稽首于前:
般若多罗尊者是西天第二十七祖。这位尊者是
东印度的人,有一天东印度的国王和不如密多祖──也就是二十六祖,同坐着一辆车到外边。这位般若多罗尊者,当时是个街里行乞的童子,就来到车前,向不如密多祖师打个问讯。
祖曰:汝忆往事否?不如密多祖师就问般若多罗尊者说:“你记不记得以前的事情啊?”
答曰:我念远劫,与师同居,师演
摩诃般若,我转甚深
修多罗。今日之事,盖契昔因。般若多罗尊者就答覆不如密多祖师说:“我记得在很久远很久远的时候,我和法师您在一起住过。您在那时候,是研究演说《大般若经》;而我所念、所研究、所讲解的,就是无上甚深的修多罗,我所研究的是大乘的经典。所以现在我们又碰到一起了,这大概和以前的因缘有关系。”
祖乃谓王曰:此子非他,即
大势至菩萨是也。不如密多祖师就对国王说:“这童子不是旁人,是
西方三圣中的大势至菩萨,所化成的童子。”
后南印土国王,一日请尊者。斋次,王问:诸人尽转经,唯师为甚不转?有一天,南印度的国王请
般若多罗尊者到他那儿去吃斋。吃完斋之后,国王就问尊者:“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这儿转法、念经,何独尊者不念经呢?”
尊者曰:般若多罗尊者就说了:“贫道出息不随众缘:我的呼吸向外出息的时候,不随众缘,不同流合污,不和光同尘。入息不居阴界:我吸回来的时候,不在色
受想行识这
五阴,也不在
十八界。
常转如是经,百千万亿卷:我常常念这种的经,念百千万亿卷那么多;非但一卷两卷:我不是那么着相地,拿起经典来念一卷、两卷啦!我是时时刻刻都在念经。”
十八界,就是眼耳鼻舌身意、色声香味触法,这六根、
六尘,再加上六识──
眼识、
耳识、
鼻识、
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合起来叫“十八界”。